林张21年隔空激辩中国经济 今日约战未名湖畔

2016-11-09   作者: 小陈   来源: 未知

 是时候结束两人间21年的论战了?还是延续真理越辨越明的传统一直走下去?

  今天(11月9日)下午,素日雅静的北大朗润园将迎来一场舌尖和智慧的大比拼——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和张维迎将就产业政策进行当面激辩。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安排,这场名为“关于产业政策问题的讨论”将持续4个小时。

  实际上,今年8月以来,两位学者的产业政策之争已经持续良久。两位大师级经济学教授或许已将对方观点甚至言谈习惯了然于胸,因为同在一个学院的他们在此前21年里已经有过3次交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1995年在北大针对国企改革的初次“交火”,到2004年对我国发展前景的不同判断,2014年在追思经济学家杨小凯时对政府和市场作用以及对中国经验的不同解读,再到此次围绕产业政策的系列争论,尽管胜败仍需时间的考验,但林张之争已然是中国学界的佳话。

  这一次林张之争到底争的是什么?

  在2014年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张维迎曾坦言:“我不太关注太短期的话题。我原来对自己说,3年之内的事情,我不关心。我一直坚持这一点。”

  被外界认为是市场守望者和从不改变观点的张维迎今年似乎有所“食言”,称自己不关心3年之内事情的他,在今年10月份公开批评部分地方政府的网约车新规。从中也可稍窥这位57岁的经济学教授对市场化的坚定支持。

  在批评网约车新规之前的两个月,张维迎和林毅夫就产业政策问题已多次隔空交火。

  今年8月25日,张维迎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6年夏季峰会上发表演讲。他认为,人类认知的局限和激励机制的扭曲,意味着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张维迎将产业政策称之为“披着马甲的计划经济”,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政府不给任何行业、企业特殊政策。

  对此,秉持经济发展要基于要素禀赋结构,发挥比较优势,“有为政府”在产业甄别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并将这些观点归纳为新结构经济学的林毅夫提出反驳。

  9月13日,林毅夫发表文章认为,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政策才能成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为的政府”也必不可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采用产业政策时经常失败,除了执行能力的问题之外,究其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容易出于赶超的目的,而去支持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果这些产业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只能靠政府永无止境的保护补贴来生存。

  实际上,林毅夫并非仅仅表明支持政府“有为”的观点就了事,而是在其《解读中国经济》、《新结构经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针对政府在经济结构变迁中因势利导、如何选择正确的产业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主张。

  但是张维迎并未因林毅夫的回应而信服,而是在随后的论战中直指“林毅夫在产业政策问题上的四个错误”。张维迎认为,后发国家保持长时间持续增长很难说是奇迹,发挥比较优势与强调政府作用存在矛盾,企业家精神与产业政策存在矛盾,以及重新思考战略与体制的关系以保证更多个人自由。

  随后,林毅夫对张维迎提出的“所谓四个错误”一一回应。林毅夫称,中国传统社会就是自然经济,是相当自由的,但仍然发展不好;在发挥动态比较优势时,政府的作用很关键;企业家创新建立在政府支持的基础科研和公用技术的突破之上;以及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只要是对的,能给予个人更大的自由。

  • 责编:小陈